首页 >> 学术健康 >>学术研究 >> 认识自己 认识生命
详细内容

认识自己 认识生命

  认识自己 认识生命

  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规律

  加强生命教育提高生命质量

  世上人能认识万物,但不一定能认识自己。认识万物易,认识自己难。应该说,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。很多人都自以为对自己很了解,很熟悉,其实不然,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、生命是很不了解,很不熟悉。因而有的人是糊里糊涂地活着,糊里糊涂的死去,既不知为何而生,也不知为何而死,是生于愚昧,死于无知,生不明白,死不明白,。为了提高人们的生命意识,生命教育,要从认识自己,认识生命开始。

  一、认识生命从有形的人体开始

  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的南坡,有一个闻名世界的戴尔波伊神托所,入口处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,碑上刻着“认识你自己”几个大字。几千年来,经过自然变迁,斗转星移,人世苍桑,这几个大字不但没有被大自然的风雨剥落,反而更显出它永恒的魅力,成为千古名言。的确,一个人想认识自己,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。

  300年前,犹太人曾把自己的身体,比喻为房子,是生命之家。解剖学家则把人体称为“根源之书”。是生命之根,生命之源,因为人的一切生命信息,全部资料和知识都贮存其中。

  认识自己有两条路线。一条是科学的路线。即通过心理学、哲学、人文、宗教等人的精神心理寻找真善美的路线。另一条是求证的路线。即通过生理学、病理学、人体解剖学和医学的实践求证的路线。

  人体是生命的有形实体,是大自然最美的塑造。是我们看得见,摸得着的肉体,包括人的头部,颈部,胸部和腹部所组成的躯干,分上下肢五部分,称为人体(也称五体)。

  一个站立的人体告诉我们:头居人体之上,象征着天,是人体四肢和五脏六俯的统帅,是人体的总指挥部,是人的一体之尊。脚在人体下端,头园如天,足方如地,脚支撑着全身,行走跑跳,运动自如。说明人是顶天立地的。

  骨是人体的支架,人体由206块骨头附载着650块肌肉组成的生命体。骨质由骨密度和骨松度两部分组成,骨的这种结构使骨头既轻便又坚固,其抗挤压的强度可以超过质量优良的混凝土,尤其是胫骨能承受人体自身重量的20多倍,有的能承受两吨左右的重压,而不被折断。

  骨在肉下,骨肉关系如同阴阳,如同君臣,骨要坚硬,肉要丰满。肌肉是人体的发动机,存在于躯干与四肢的骨骼肌,收缩灵敏有力。存在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和血管壁的平滑肌,舒缩缓慢而持久;存在于心壁主要部分的心肌,是人体运动最频繁最强韧的群肌。人体600块骨骼肌,工作效率惊人,任何现代化的机器都无法比拟。

  人体构成与各部位之间存在着“黄金分割法则”的比例关系。人体如以肚脐为分割点,上下身恰好是5:8,正吻合于方园优美几何图形的要求。人的头部是身高的1/8,人的肩宽为身高的1/4,人的两臂平伸的宽度正好与人的身长相等,人的两眼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只眼睛的长度,人的耳朵与鼻子的长度一样。

  我们再来看人的五官搭配的神奇之处:

  眼为视察官。眼睛是视觉的接收器官,人所获得的信息,90%以上来自眼睛。眼如日月,眼的精彩在神,眼是表情的器官,眼目传情,暗送秋波。眼睛能说话,眼睛能传神,人的精神全部表现在眼珠上,眼没有神就等于木雕泥塑一样,古人说:“两眼藏神,富贵高名”。

  耳,耳为听审官。耳贵在有轮有廓,轮廓分明,色白如银,大小均等,耳珠朝海,有寿有财,耳内生毛谓之寿毫。耳的位置宜下不宜上。耳不仅是听觉器官,还具有感觉位置变动,保持肌体平衡的功能。

  耳朵软不如硬,“其坚如木,至老不哭”。耳贵有珠、猪耳无珠。

  口为出纳官。是呼吸和声音的通道,也是9米长的消化道的起点站,负责消化工作的第一步。口型方正,唇舌红润,人中深阔,端直通畅。

  鼻为辨审官,鼻居中央为中岳嵩山,五星之土星,山不厌高,土不厌厚。高高耸立,上接天庭,下接水沟,吐故纳新,在医学上鼻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,关系到人的生存与死亡。

  眉为保寿官。眉为两目之翠盖,面之仪表,眉要细长,稀疏,平正,有光彩。眉有重迭,远望深浅不同,自现光彩。眉有白毫,长毫主寿不宜早生。20生毫30死,30生毫40亡,50生毫命方长。

  五官与五行:五官分属五行,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左耳、右耳、口、额、鼻。五行相生相克,彼此关连相互制约。

  眼为甲乙木,眉为丙丁火,鼻为庚辛金,口为戊己土,耳为壬癸水。

  五官与五岳:五岳者,东岳泰山,南岳衡山,西岳华山,北岳恒山,中岳嵩山。

  人面部五岳是:东岳左颧骨,西岳右颧骨,南岳上面额,北岳下颏部,鼻居中央为中岳。五岳之中,中岳鼻最重要。

  人体内有五脏六俯。以五脏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为中心,通过经络构通里表,内联脏俯(胃、胆、三焦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),外联肌肤、感官及四肢百骸,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。体内有津、液、血、精、髓五液。五液所产生的动势为气:即宗、中、真、营、元五气。五气所散发的能量有神、魂、意、志,魄五志。五脏合于天地四时,心肝为春夏,以升发阳气,肺肾为秋冬,以充实形质。

  分别介绍如下:

  1  心为君主之官。心藏神,主血脉,主宰人的生命活动,心与小肠相表里,其华在面,开窍于舌。

  2  肝为将军之官。肝性刚强暴燥,肝主疏泄,主藏血,升清降浊,吐故纳新,使人体气化通畅无阻,气为血之帅,气行血则行,气滞血则凝。与胆相表里,其华在爪,开窍于目。

  3  脾为仓廪之官。脾主运化,主统血,饮食水谷,精气化生生气血,维护人体正常水代谢,为人体生命之本,与胃相表里,其华在唇,开窍于口。

  4  肺为相辅之官。肺主呼吸,主宗气,主皮毛,肺为华盖之官,意在君主之上,肺与大肠相表里,其华在皮,开窍于鼻。

  5  肾为作强之官。肾藏精,精和髓。肾主水,主纳气,肾为先天之本,精是人体生命最基本的物质,肾与膀胱相表里,其华在发,开窍于耳。

  五脏与五行:

  心为火,肝为木,脾为土,肺为金,肾为水。

  以上是有形的人体为生命的房舍,无形的能量场所构成的五液、五气、五志为有形之质的主宰,由于人体是由物质构成的。人们习惯将有形之质称为形,无形之能称为神,形神合一即为命,命即生命。

  二、生命的四大定律

  生命,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。

  生命,不仅是古代学者探索的奥秘,也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。

  生命,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演变过程,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用“生机”来解释生命,后来比沙说过:“生命是抵抗死亡机能的大合唱。”在生命科学长期不发达的古代,人们只能这样模糊的认识生命。

  生命,我们经常提到,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,但对它的真正含义和本质,并不十分了解,只能就生命的现象谈生命。

  所谓生命现象,就是我们感觉到的,人在生活着,心脏在跳动着,呼吸在进行着,细胞在活动着,这些能够感觉到,能够掌握的只能说是现象并不是生命的本质。

 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:“让我们通过支配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4大定律(4大理论)来认识。

  第一定律是奥巴林(原苏联生物学家1894~1980)的生命自然发生论,集中体现在《生命的起源》一书中。

  奥巴林认为:地球曾经是一个大火球,没有任何生命,后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火球逐渐冷却,在47亿年前仅仅是个凝集的灰尘团的假说,在据今13亿~36亿年,地球上的无机物逐渐变化成为有机化合物,其中一部分变成了蛋白质,再由这种蛋白质转变为极其原始的生命。

  第二定律是达尔文(英国生物学家1809~1982年)的生命进化论。集中体现在《物种起源》一书中。

  进化论也是被现代医学和生物学广泛承认的理论,其主要论点是,象变形虫那样的原始生命,在适应生命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然淘汰,逐渐进化发展起来的生命。也就是 说,一切生命都在拼命的适应生命环境,强者才能生存下来,在这种适应生活环境过程中,产生各种不同种类的生物,相继出现了藻类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,大约400万年前,地球上开始出现了人类。

  第三定律是威尔啸(德国病理学家1821~1902)的细胞学理论。

  这种理论认为,生命来自细胞,其基本论点是:生命是固定不变的,细胞是一个分裂成两个,两个分裂成4个,这个理论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里占统治地位达100年之久,最初细胞究竟来自何处,只能说是不断分裂,既没有进化又没有变化,这就是生命不变学说,它阻碍了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进步。

  第四定律是孟德尔(奥地利遗传学家1866~1945)与摩尔根(美国遗传学家1866~1945)的遗传学理论。其基本论点是细胞内有核,核内有染色体,染色体内有基因,基因决定遗传,这是以威尔啸论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理论。二者均持生命是固定不变的“固定观念”。与奥巴林和达尔文认为“生命是运动的,变化的”正相反,德国动物学家,达尔文进化论的热烈支持者海克尔(1834~1919)曾提出“无核原理”这一概念。他认为细胞的构造是中心有核,周围有胶状的细胞质,是蛋白质团,再往外有包围细胞质的细胞膜。前苏联生物学家勒伯辛斯卡娅女士提倡把这种概念命名为“活质”。她认为“活质是物质,但同时是具有生命的物质。”

  我们用发展的观点而不是用固定的观点理解生命的现象,就必须运用上述这两种理念。即海克尔的“无核原虫”与勒伯辛斯卡娅的“活质”概念。它们填补了物质与生命之间的空白。

  日本松下敬一博士认为,生命的最小系统是细胞质颗粒,造血在肠内,并非在骨髓里发生的,食物等于血液,等于体细胞,体细胞就是食物,人体就是食物的化身。以松下敬一的这一全新的血液理论为基础,来重新认识生命的本质,这就是21世纪的生命观。

  概括起来就是:

  1  人的生命是由物质构成的,是由蛋白质和有遗传基因的核酸构成的,由有形的实体和无形之气构成的人体生命的统一体。有形的实体存在,生命就存在,有形的实体不存在,生命也就不存在。

  2  人的生命是由人体器官的各系统功能作用的综合反映。

  3  人的生命是人体能量的集中释放,人的精气神就是生命。

  人的有形实体,结构严谨,是由人体各器官精密组合而成的。具有均匀,协调,优美,功能全,灵敏度高,运用自如的特点,是宇宙间最精美的生物有机体。

  人的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,是新陈代谢的循环过程。

  人的自然生命是有形的实体和无形的精、气、神构成的统一体,具有很强的生机和活力。

  精、气、神构成了人体生命的三种物质状态。

  精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是自然界天地之气的精华,精与生俱来是生命的起源物质。所谓精,从字面上讲,左为米为营养物质,右为青为生命之意,二者结合即为有物质基础的生命存在。精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繁衍有着密切的关系,精不足,即人体内的精、血、津(液)亏损。五脏六腑得不到滋养而衰退,骨髓肌肤得不到濡润而枯槁脆弱,耳目失润养,则耳不聪,目不明。

  所谓气,即元气,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源,具有无限地生命力。气来源于精,精的化生有赖于气,中医认为:生化之道,以气为本,精气神三者,气是根蒂,气是人体作用于水后产生的活化状态。即产生固态的水,液态的水和气化状态的水,气为营养之气,人的丰盈美丑是通过气来体现的。气不足,则人的生理功能,脏腑活动则减退,心气不足,心血雍塞,致使整个功能失调,人就如处于病态之中。气是可以炼出来的,坚持锻炼,就会气壮,气壮可生精神,精神饱满,身体就强壮。

  所谓神,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,是人体活动能量的主宰,神不足人的思维意识不强,思维活动无序,就会产生精神情态失常。

  精、气、神构成人体生命的三要素,如同由电池,电线和灯泡三者共同组成的照明体系一样,缺一不可。

  保持精充、气足、神全是保证身心健康,生命力旺盛,益寿廷年的关键。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,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,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象。此三者强弱盛衰,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,却不可忽视。

  古往今来,都称精、气、神为人生三宝,天有三宝日、月、星,地有三宝水、火、风,人有三宝精、气、神。

  精、气、神三位一体,存则俱存,亡则俱亡。古有精脱者死,气绝者死,神失者亦死的说法。

  人的生命发育,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大约需要25年的时间,人的生命生长和发育受到遗传基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,环境气候,水土,教育等对一个生命成长影响都很大。

  人类生命自诞生以来,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历程,走到了今天,从西方的诺亚方舟到东方的葫芦里存活下来的男女繁衍了人类,说明千百万年来人类生命的延续都与洪水有关,都与灾难有关。大自然一方面给人类以生存繁衍的机会,一方面又向人类提出了一次又一次严峻的挑战,长期以来,人类就是在这种挑战和应战中艰难地延续下来的。

  2008年5月12日,四川汶川大地震使我们反思,使我们顿悟。人的生命运作过程,是不平坦的人生之路,有风雨坎坷,有自然灾害,有战争动乱,有疾病流行,有意外事故等等。人从幼年到成年,从成年到老年的全过程中,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安全因素。因此,生命需要教育,需要管理,需要互助和支援,需要筑起一道道的安全防线,确保生命安全。经过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后,很多人都已经顿悟,生命是高于一切的。这是党中央,国务院叫我们树立的,也是6万多死难同胞的生命代价换来的最新理念,是来之不易的新觉醒,新理念,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。

  (作者:丁成尧 中共党员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 人生科学和生命教育专家。)



seo seo